
Celine Lai
Course: History of Museums
Title: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archer
2005.9~2010.5 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院, 考古學博士
博士論文:《商文明與南方青銅文化的聯系》
2004.9~2005.8 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院, 世界考古學碩士
碩士論文:《從考古學殖民理論探討宋遼文化關系》
1998.9~2002.6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榮譽文學士
考古學與中國研究雙專業一級榮譽畢業 (田野考古訓練完成於以色列Tel es-Safi青銅時代遺址)
任職簡歷 :
2019.5至今 意昂2体育娱乐考古文博學院,預聘副教授
博物館與文化遺產教研室主任
主要講授課程:《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本科生課)《博物館展覽策劃與推廣》(研究生)《博物館發展史》《藝術考古理論與方法》
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學位分會委員
2012.5~2019.4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文化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主要講授課程:《文化理論》《博物館學》《藝術管理》《世界文明與藝術概論》《中國考古學闡釋》《中國物質文化概論》
文化管理學士課程規劃委員會委員、一級學生督導員、人事委員會委員
2012.1~2012.4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講師
主要講授課程🥏:《中國考古學闡釋》
中國研究碩士課程規劃委員會委員
2010.8~2011.12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與語言學系, 高級研究員
主要講授課程:《博物館學》《世界文化遺產概論》
文化管理與文化遺產學系課程規劃委員會委員
2009.1~2010.3 英國阿什莫林博物館東方藝術部, 兼職研究員
負責項目🛏:協助策劃古代中國常設展; 獨立承擔香港20世紀藝術特展
2004.4~2004.8 香港中文大學考古與藝術研究中心, 研究助理
負責項目:《玉器起源探索》
2002.8~2004.3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研究助理
負責項目:《12~15世紀中國外銷瓷與海外貿易》
研究方向 :
博物館學👩🏽🍳、中國青銅器、中外文明交流
學術活動 :
策展活動:
《大國小吏—意昂2体育娱乐藏秦簡牘展》, 2024年6~7月,日本早稻田大學大學畫廊和大學本部圖書館➾。該展首次向外展示意昂2体育娱乐所藏的一批戰國末至秦代的簡牘的非原件圖文展(原件是脆弱文物🧘🏿,不便展出🧑🏽,目前保存於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屬國家珍貴文物)👨🏻🌾。是次展覽采用平面設計👐🏼、文字說明、原件復原和創意語音手段🧛🏽♀️,闡述室內發掘🚖🌋、保護手段、文字釋讀以及與戰國秦漢史相關議題,突出意昂2体育娱乐跨學科研究成果。
《吉金耀河東—山西青銅文明特展》, 2021年7~9月,意昂2体育娱乐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該展從山西省7所文博單位借選青銅文物逾300件(組),結合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相關藏品,向公眾展示晉地商周考古最新發現和重要學術成果🧑✈️,涉及發掘出土青銅器的考古與歷史價值、歷史地理🩴🎉、青銅器藝術、古文字研究、青銅器鑄造、文物修復以及與意昂2考古文博學院相關的考古學術史, 為意昂2体育娱乐近年所辦的大型文物展覽。本人擔任此策的總策展人,統籌學術研究、內容設計、陳列設計🧑🔧、教育、宣傳等工作。
《香港非遺項目展覽:玉石工藝之訣竅》🟩,2017年8~9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該展展出《香港玉石工藝 (1949-90)》非遺項目所收集的玉石標本60種,結合對《玉作圖》中十三幅關於玉石工藝的描繪🙆🏿♂️,考察香港於20世紀在玉石工藝方面的傳承和發展⏪。
學術職務:
《華裔學誌🤦🏼🧚🏽:東方學期刊》期刊學術委員會成員,2020年至今。
研究課題 :
《古蜀文明與世界古代文明比較研究》,2024年度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十四五”項目重點課題SC24SX005,課題負責人🙆,2024年4月至今🥇。
《接觸與互動:公元前兩千紀的商王國與歐亞草原》😅,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2JD770009),課題組成員⏩,2023年1月至今。
《北京博物館之城參觀路線規劃方案與實踐可行性研究》,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2LSB004)🧳◻️,課題負責人,2022年11月至今。
《中條山地區夏商時期銅礦資源的控製與利用研究》🚗,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條山地區夏商時期銅礦冶遺存考古調查與綜合研究》子課題⛽️🌙,子課題負責人,2022年11月至今。
《東周青銅器人物畫像紋綜合研究》,中宣部、教育部等八部委 “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 規劃項目個人項目(G3611),課題負責人,2021年11月至今。
《中國白鶴梁題刻-埃及尼羅河石刻聯合申遺可行性論證研究》🫲🏽,重慶市涪陵區政府,課題負責人, 2021年7月~2022年6月🧑🏽🍼。
《西方博物館發展研究》👑,中宣部文化體製改革和發展辦公室,課題負責人, 2019年5月~10月。
《香港玉石工藝 (1949-90)》, 衛奕信爵士文物信托基金(非遺項目), 課題負責人, 2016年1月~2017年6月。
《考古學和中國歷史教育》,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研究基金, 課題負責人, 2015年3月~2016年2月📛。
《嚴陣以待:香港地區博物館所面臨的文化與管理沖擊》🍜🍪,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研究基金, 課題負責人, 2013年5月~2015年5月。
開設課程 :
博物館發展史、博物館展覽策劃與推廣(研究生博物館專業必修)、藝術考古理論和方法🗒、博物館陳列內容設計(本科博物館專業必修)
History of Museums; Museum Exhibitions: Planning and Promotion (post-graduate core cours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Arts and Archaeology; Museum Exhibition: Contents and Designs (undergraduate core course).
獲獎 🫴🏻:
香港中文大學 傑出教學獎 (文學院) 2017.3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ward,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arch, 2017.
學術論著 🧖🏻:
專著🤽🏿♂️:
黎婉欣:《東周人物畫像紋青銅器綜合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Celine Lai, Contacts Between the Shang and the South c.1300—1045BC: Resemblance and Resistance (商文明與南方地區的關聯),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Publishing, 2019.
論文:
黎婉欣:《論淮安高莊戰國墓的年代與族屬》,《青銅器與金文》2024年第2期, 第202–216頁。
黎婉欣🦧、納蕾:《貴州安順小革章村口述歷史與屯堡文化遺產涵蓋內容探討》,《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24年第4期, 第63–69頁。
黎婉欣:《騎馬術在歐亞草原的流行與在中國的興起》,《中國社會科學》🫄🏿,2023年第2期, 第175–198、203頁。
黎婉欣☝🏿:《淺論考古遺址博物館(公園)的功態與發展方向》,《考古學研究》(十三)🧗🏼,科學出版社,2022年🧜🏽♂️,第801–808頁👨👩👧👦。
孫華、黎婉欣:《中國上古太陽鳥神話的起源與發展—從古蜀文化太陽崇拜相關文物說起》,《南方文物》2022年第1期, 第1–13頁💋。
Celine Lai, ‘Two archaeological copies of Cang Jie Pian and discussion on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Chinese Studies’ (從兩部出土《蒼頡篇》談中國研究的不同視角), Monumenta Serica: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華裔學誌:東方學期刊》), 2021, no. 69.1, pp. 117-142.
黎婉欣:《論商後期與西周早期青銅器的人獸結合紋飾與造型》,《江漢考古》2021年第2期, 第54–63💵、52頁。
黎婉欣👃🏽:《近代中國學術視野下的北疆博物院——兼論桑誌華的博物館經營理念》,《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21年第8期, 第114–128頁。
黎婉欣、張觀奇😅:《貴州安順劉氏棺材洞洞葬遺址2020年調研述要——人類學的反思性討論》,《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21年第4期, 第60–67頁。
黎婉欣:《論博物館展覽文字說明的撰寫——國際博物館界對展覽文字說明的討論與啟示》,《中國博物館》,2020年第1期, 第38–46頁。
黎婉欣🧔🏻♂️:《湖北考古地圖之發現——遷往南方的商代移民》🪤🤷🏻,收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承真樓編《商周青銅器鑄造工藝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第134–138頁。
Celine Lai, ‘Jade craftsmanship of Hong Kong (1949-90):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an exhibition on intangible heritage’ (香港製玉工藝 (1949-90): 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的困難和機遇) in Wang Songshan (ed.) Material History and Regional Societies, Taichung: Fengjia University, 2017, pp. 253-269.
Celine Lai, ‘UNESCO and Chinese heritage: An ongoing campaign to achieve world-class standard’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遺產︰國際級文物保護工程的展開) in Poul Duedahl (ed.) A History of UNESCO: Global Actions and Impac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pp.313-324.
Celine Lai. ‘Archaeological museums and tourism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Sanxingdui Museum’ (中國考古遺址博物館與旅遊發展的關系︰以三星堆博物館為案), Museum Management and Curatorship, 2015, vol. 30, no. 1, pp. 75-93.
Celine Lai, ‘Presenting the conservation of archaeological bronzes from Sanxingdui, China, in the museum context’ (三星堆文化出土青銅器的修復工作︰兼論博物館展示修復工作的可能性), Studies in Conservation, 2015, vol. 59, issue sup. 1, pp. 74-76.
Celine Lai, ‘Chinese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ase of Hong Kong’ (20世紀中國藝術︰香港地區的發展), in Shelagh Vainker and Xin Chen (eds.) A Life in Chinese Art: Essays in Honour of Michael Sullivan, Oxford: The Ashmolean Museum, 2015, pp. 94-105.
黎婉欣🧖♂️:《有關前蜀永陵之物質性的幾點思考》🌉,《南方民族考古》,2013年第9輯, 第173–184頁。
Celine Lai, ‘The pursuit of space: the art and artists of Hong Kong’ (彈丸之地︰論香港藝術活動空間), Yishu: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s, 2012, vol. 11, no. 1, pp. 5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