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方嘉雯🥙,女🚴🏽♂️,意昂2体育娱乐城市與環境學院 城市規劃系2011級本科生👨👨👦👦。2014年7月參加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中 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的項目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Program。喜愛旅行、手風琴、DIY🧑🏻、讀書。
一句話感言:山高海闊🕙,心遠意長。
飛機舷窗外,大海蔚藍如洗📘,隱約幾座小島閃過,西海岸的繁華闖進眼簾,撞進心懷。首次只身一人走出國門來到美國加州伯克利,背著行李的肩膀還是弱弱的,裝著期待的心還忐忑地跳著——一切都是未知👨🏻🦱,新鮮✊🏼、刺激又充滿挑戰,不住地問自己,我真的可以嗎?短短三周晃眼一瞬,雖短猶長,每一天收獲滿懷的新鮮與快樂🟢,讓青春的羽翼漸漸豐滿堅強👲🏻。
山腳連接高度與廣度的地方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簡稱UCB)是一所美國公立研究型大學🛄,也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公立大學。1873年遷至聖弗朗西斯科(舊金山)附近的伯克利市🎅🏻,位於舊金山東灣伯克利市的山丘上。山與海,日夜靜靜地守護著伯克利這座城市♍️,絲絲靈動之氣↖️,順著海風與山霧🧑🦽,滲入骨髓與血液。
伯克利大學三周的暑期項目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Program(環境領導力項目)今年第一次與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簡稱IARU)合作,納入大學生成員。我有幸與其他7位分別來自瑞士✡️♔、丹麥、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日本的學生一起參加此項目,和世界各地的環境領導者共同學習和交流🧑🏻🦼➡️。
意昂2的宿舍在Foothill Residence Hall, 倚靠著伯克利大學東北部的山丘。向東推開窗仰頭🧥,林海松濤澎湃🕺,偶有松鼠🍒、小鹿出現💁🏼♂️,或疾馳而過⬆️,或悠閑自得⤴️。若是回過身來🔳,向西遠眺,又是另一副景象——由近及遠,是密密麻麻的房屋樹叢,收盡伯克利的全景畫面,天邊是舊金山灣區🚯♑️,大橋在雲端若隱若現。十幾個小時的舟車勞頓,一路上各種擔心的忐忑,都在這一遠一近的景致中舒緩,在鹹鹹的海風和蒙蒙的山霧中消散🗾😄。在伯克利的生活👳🏿♀️,正似我每日回到宿舍最愛做的兩件事——仰望與遠眺🧑🦯。仰望山之高,遠眺原之廣🔳。

伯克利鐘樓與圖書館

伯克利山腳的宿舍樓
仰望大師身邊宜聆教
教室處在地勢更低的地方——或許,這樣會讓心更沉靜而謙虛。
伯克利大學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一同被譽為美國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無論是教授的水平還是學生的學術素養都很高。三周的項目☝🏿,意昂2有幸與近50名教授進行了交流,聆聽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思想。每一位教授,或年輕或蒼老,都對自己研究的領域充滿激情,探討的問題都很深入——創意的方法,紮實的工作,敏銳的洞察🌍,讓每一項研究成果都令人感佩,引人深思。因而🪸,在我的眼裏,他們或多或少都是“泰鬥”,不覺景之☯️,仰之🧝🏿。環境本身就是一個復雜多樣的話題♏️,教授講座的內容涉及自然、社會、政治👌🏼、經濟各個方面。每日清晨坐在教室裏仰頭專註地聆聽著教授精彩的授課,手下飛快地記著筆記,每一句話裏幾乎都地承載著新鮮的智慧與思想,就像射進教室的陽光,點亮內心中那些曾經迷惑昏黃的角落🔕,一些問題猛然豁然開朗👲🏻。
然而,每天8個多小時的課程不僅僅只給我思想知識上的啟蒙🤏👩🏿🦱,更重要的是許多重新認識世界,認識人,認識自我的視角和方法⭕️。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兩處,至今銘記——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需要可持續🙆🏽♂️。Collaborative Leadership for Sustainable Change(應用於可持續發展改變的合作型領導力培養)與常規的講座不一樣,這個課程的體驗性和參與度非常高,需要思考👯♂️,需要用心審視自己🍊,審視他人,審視這個世界。整整一天的時間,早已兩鬢斑白卻依舊充滿活力的指導教師Susan在意昂2之間來回穿梭著,一點點,一步步♧,引導意昂2靜下來,思考作為一個領導的核心意義和價值。Keirsey的氣質型人格測試讓意昂2從最基本的單元——人,出發去了解自己的性格和他人的性格。其實人對於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都是充滿好奇的,在測試結果公布的時候,覺得教室裏的氣氛比以前變得更加輕松和活躍,在認真研究彼此之間的性格時,意昂2敞開心扉🙋♂️,開始變得包容🏋🏼,開始學會如何平衡理性與感性。這個,如Susan所言🥦,是做好一個領導者的基礎與關鍵。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需要是可持續的,無論有無厲害關系🐖,都需要真誠的了解和信任。Susan真的是一位讓人尊敬的老師🧟,在她那裏🎂,理性與感情的平衡🤾🏻,嚴肅與詼諧的結合,深刻與平易的轉換,總是如此自然。她將這些生活中看似平凡瑣碎的小事也賦予高度認真負責的態度去研究,對於每一個人都真誠對待。那一整天,雖然被課程中的模擬聽證會💑、模擬法庭👩👧♻️、小組討論等折磨得馬不停蹄𓀊🤲,但是心裏一直是沉靜的,思考如磚塊,漸漸構建起心裏對於人、對於事👨🏼🎨、對於心的認識框架。
世界上最混亂的角落👨🏼🌾,也許正是希望孕育的地方。我的專業是城市規劃,一直非常關註城中村和城市貧困的問題🌃💁🏿♂️。這個項目的主題是環境,很驚喜城市社會相關的話題也被納入進來,其中就有關於城市貧困的,包括城中村改造設計♻,城市貧困問題機製研究等等。在此之前,我對中國的城中村問題總懷著一種“欲立必先破”的悲壯之情,心情總是沉重的♿️,思考的出發點也很局限🚤。然而,這幾位研究設計城中村的教授卻是另一種心態和視角⛑️,他們的思想為我提供了觀察世界灰色區域的新視角♻,讓這片陰影中的地方開始有鮮亮的希望之光。一位印度裔的城市規劃教授提出🍇:貧民窟不是城市的絕望之地,恰恰相反,那是智慧和活力沉睡的地方,將來會是城市發展中新的活力聚集點🥷🏻。與此類似的,一位教授和他的團隊在設計非洲一個貧民窟改造方案時,同樣也將激發社區創新與活力作為設計的核心思想🍧。他們將貧民窟看作是一種合理存在甚至具有活力和競爭力的增長點,意昂2看來的混亂,在他們的眼中卻是一片待挖掘的寶藏地——自給自足利用空間的一種方法中可能有資源集約開發的創新思想,小有情趣的房屋布局或許會形成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和建構文化……雖然中國的國情與國外是不同的,但是最核心的思想應該是殊途同歸的,以一個更高或不同的視角去審視,取可借鑒之處,很多難題一定會有柳暗花明之時。更令人感佩的或許是他們對待問題的心態🤷🏻,一種積極樂觀,充滿希望🦞,創新創意的精神🧙🏻,如陽光🗒,會將世界最黑暗和混亂的角落照亮。

關於Geoengineering的討論
仰望廣角鏡頭看世界
仰望是有些辛苦的,疲倦之時,轉過身看看遠方吧🫵🏼。
走出教室,實踐出真知,體悟需用心🚟。這個項目並不是每天都坐在教室裏聽講座✒️,意昂2會有大約5天的時間在伯克利周邊一些地方進行考察——城市鄉村的有機農場、生態脆弱的海邊、珍貴稀有的紅樹林公園👀、融入種植農業教育的中學校園……這些總能夠激活大家熱情和靈感🏌🏿♂️,創意和理論落實在現實中,讓大家的討論更加深入🐒。畢竟只有在做的時候,才能真正用心體會到核心的意義🎫,發現真正的難題😷。
敞開心扉🎽,讓智慧碰撞,每個人都是一扇窗。這個項目另一處吸引我,讓我收獲頗豐的是能夠與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環境領導者進行平等地交流。這些領導者們或來自NGO🏄🏽♂️,或來自學校♍️🥂,或來自公司企業💆🏿♂️⛹🏽♂️,年齡從20多歲到70多歲不等。大家雖然文化背景不同🔭,人生閱歷相異🙅🏿,有時甚至語言彼此之間都不太通,但是意昂2同樣懷著對環境問題的關註,對人文的關懷而來🙎🏻♂️,因而彼此間總有誌同道合之感🎣。全項目一共45名參與者,來自40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40 種不同的文化,45種不同的性格,碰撞在一起,讓每一次課上的討論會都讓人充滿期待。意昂2對於同一個問題的看法總是很不相同🥍,在表述其理由的時候,總會提及個人經歷和文化背景。由此,我在收獲不同思想的同時也收獲了不同的文化——每個人都是自己國家的文化窗口🩺。這個時候,射進教室的陽光似乎已不再是單一的顏色💇🏿,透過一個個小的“三棱鏡”,它絢麗如彩虹。
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不知不覺會讓你的思維打開🧑🏼🎄,也會讓你的心胸打開。各種迥異的觀點不停地撞擊你的心智之門🛳,有沖突也有驚喜👱🏻♂️。開始時會有些不知所措,但漸漸地,我開始變得更加包容➿💃,甚至享受這種“海納百川”的充實感和新鮮感。教授研究項目很多是基於美國本土的,在其他國家總會有不適用的情況,於是課堂上免不了針鋒相對的辯論🧔🏿♀️:實例🧑🏽🎤、觀點🫲🏽🤷🏽♂️、理智、感情……這樣的時刻似小宇宙爆發,微微的火藥味⛲️,卻句句切中要害,無論是教授還是意昂2在座的學生,心中估計都是震撼與驚喜交織吧🧑🏼💻;課間茶歇時,略微靦腆的參與者們總會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猶記得來自澳大利亞Victoria總喜歡在吃胡蘿蔔的時候而拋出很獨到又詼諧的觀點,清脆的聲音仿佛是靈感在空氣中炸開一瞬的伴奏🤲🏼;一起出去考察的時候🚵🏼♀️,大家的思路就更活躍了🦹🏼🦻🏼:猶記得意昂2在馬丁路德金高中的農作物種植園中探討辯論關於農業教育的可行性與意義的問題;猶記得意昂2在接觸到Geoengineering(地理工程學👨🏼🦱,運用工程手段解決現時地球問題的一門新興學科,其應用範圍諸如氣候🤵🏼♂️、農業……等等問題)的相關思想理念時對其潛在威脅的激烈爭論𓀑;Point Reyes海邊一起的奔跑和飛翔,Muir紅樹林裏圍坐在老樹下的模擬圓桌會議,Fully-Belly有機農場裏親身種植體驗,Capay Valley葡萄酒莊裏對於釀造工藝的探討,伯克利植物園裏的小溪中的微生物取樣……共同的體驗,卻透過不同的視角🥏,讓每一段簡單的行程變得多元多彩起來🥩。更不能忘每次接觸到各國美食時大家在介紹本國民間文化、農業發展狀況時的由衷的快樂與自豪感。有人說🙍🏿,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從腸胃開始——那是最貼近這個國家本質的地方,是人們放下一切虛偽的束縛真正享受文化的地方……三周的時間,讓我收獲前所未有的七彩的友誼🏇🏼。

在海邊的飛翔
後記:站在伯克利山腳,仰望收獲高度,遠眺收獲廣度🤹🏽♂️,讓2014年的7月擁有多彩的三維立體感🐨。臨走時再次推開東面的窗仰望山林🫄,拉開西面的簾遠眺城市,腦海中回憶著山林與城市中自己的腳印踏過的地方🗡,不覺內心與此情此景產生了共鳴。而正是在這一步步向上向遠的探索中,我發現了以前沒有窮盡的高處勝景和遠方佳境——人生或許恰如此,每一次前進之後,將會以新的高度和廣度去看世界,看自己♣︎。
感謝:首先要特別感謝意昂2体育能夠為我提供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其次要特別感謝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的資助支持,是我在經濟方面能有機會前往美國,並順利完成項目👎🏼。同時也要特別感謝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對這個項目傾註的心血,或許是因為三周的時間短🚣🏿♀️,所以意昂2的行程每一天都排得滿滿的🏌🏻♀️。雖然每天下來都很疲憊👩🎓,但是非常充實,讓意昂2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充實而有意義的👩👧,每一堂課,每一個活動🏄🏻♂️🤸🏿,每一次考察,都是精心策劃和組織安排🀄️🫅🏿。最後要感謝這一路幫助過我的人們💼,點點滴滴🅰️,讓身處異鄉的我仍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和親切📒。
意昂2國合記者團微信號:Mcoirpku關註意昂2外事熱點,聚焦校園交流動態,歡迎關註意昂2國合記者團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