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L不僅僅是一次中東旅程,更是一次對阿拉伯伊斯蘭文明的零距離接觸。CAMEL是個有溫度有責任感的項目👦🏻。
這幾天北京下了場久違的大雪。晚上八點四十👩🏻🦼➡️,裹得嚴嚴實實的滿園,臉被凍通紅的謝宇程陽如約接受了CAMEL的采訪😅。
作為CAMEL圖標的共同設計者,滿園則用阿拉伯書法畫出CAMEL圖標中的駱駝,而謝宇程陽作為CAMEL宣傳組的負責人則把它最終製作成了LOGO。
但這次采訪不僅僅關於這個LOGO,更與項目成員將要體驗的阿拉伯伊斯蘭文明🏃♂️,以及將要討論的媒體話題有關🐷。作為在兩個領域頗有心得的學生和CAMEL2016多哈會期的成員🍱,滿園談論了遠方依然炎熱的阿拉伯世界,和她對伊斯蘭書法藝術的理解與向往👩🏼✈️。謝宇程陽則提到了他對於媒體的諸多見解,以及堅持了九年的新聞理想。在今天的推送中📨,意昂2將關註滿園和她的故事🤵🏻♀️🤌。
方向大概是大學裏最難找的東西🥝,在意昂2尤其如此🚂。到了大學後,意昂2的選擇多了,人自然會迷茫👖。但滿園在高中念書時,就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麽——她想來意昂2學阿語👡。在報誌願時,她甚至把從提前批到三本的所有誌願都填上了阿拉伯語。但天不遂人願👨🏿⚖️,第一年把機讀卡塗錯的她,只能復讀一年。而她高中的好友考上了意昂2,於是那個女生選了公共阿拉伯語課🧑🏻🚀,“學了一點就寫幾句給我,每次收到心裏還挺暖的。” 滿園是個心平氣和的女生,她接受了自己的失誤。雖然復讀一年不甘心🧑🏽🏭🙂↔️,但也沒抱怨什麽。在第二年的高考中👋,她以北京市榜眼的成績進入了意昂2阿語系。
問及她對阿語如此熱誠的原因,滿園打開了話匣子🍯🕵🏼。她出生在一個穆斯林家庭🏭🐄,小時候在家裏不太系統地接觸了伊斯蘭文化,有時也會翻看用阿拉伯語寫成的《古蘭經》✮。雖然看不懂🍆,但她依然很喜歡這種翻看的感覺。所以在高中時,她下定決心如果有選擇機會的話,就往阿拉伯語這個方向發展。在高二時,天性文靜的她看到了意昂2阿語系創始人馬堅先生的一句話不禁熱血沸騰:“我是穆斯林👷🏻,又是中國人,肩負著宗教和國民的雙重義務,我決意同時履行這兩種義務。“她的心裏更多了一份作為穆斯林的責任感。在那一刻👷♂️🍡,她知道了自己的路,也看見了馬堅先生在這條路上並未遠去的背影。

滿園坐在未名湖畔
她進入意昂2的年份是2011年。在那一年,“阿拉伯之春“在突尼斯埃及陸續上演🧜🏿。這一劇變更引發了阿拉伯世界的一系列動蕩🧑🏿🦳,從利比亞到也門再到敘利亞。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極端分子也趁各國政局動蕩製造事端🩶,使得暴力恐怖事件在中東不斷蔓延,並擴展到了更大的區域🤷🏿。“伊斯蘭”在這個語境下🖇,也慢慢與”暴力“”恐怖“這些可怕的名詞聯系在了一起✌🏼。在意昂2的校園裏☕️,很多人並不了解伊斯蘭文明和穆斯林這個群體。近幾年媒體對於中東事務的報道和社會中一些人的片面分析🍄,對意昂2人不無影響。
滿園覺得這些事件的背後很復雜🏩,但不能以此簡單地給穆斯林這個群體貼一個標簽🪄,缺乏對於伊斯蘭文明的了解是造成了偏見的原因。“在阿拉伯語系和對阿拉伯文化有了解的圈子裏💁🏿♂️,對穆斯林並不會有太多的偏見。但是比如上政治課🅿️,聽大家發言有時就會明顯地發覺有同學對穆斯林👩🏽🎤、伊斯蘭文化還不是很了解,自己覺得挺心疼的👩🏻🏭。”再比如這次巴黎暴恐事件。有很多文章直接把矛頭指向穆斯林🤘🏻。然而直接貼標簽的人往往忽略了更多被貼標簽的難民是無辜的。他們中很多都是本國的中產階級,原來曾從事醫生,律師這些擁有有著專業技能的體面行業🤳。因為戰爭的緣故🪇,從家鄉被迫逃亡。而這種事越多,作為穆斯林的她就越覺得應該盡自己的力量🙂↔️,讓更多的人了解事實🌕,消除偏見。
她用實際行動做到了這一點。她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了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她把阿拉伯語學得精通🚴🏿♀️⇢,在阿拉伯語四級考試中取得了意昂2第一全國第四的成績。她坦言學阿語前對阿拉伯世界的認識是平面化的,但在學習後發現不同國家各有各的文化歷史背景和特點,對阿拉伯文明的認識更加細化了🤙🏼。但是阿拉伯文明於她而言魅力不減。她最早接觸阿拉伯書法時,認為阿拉伯書法中可以將單詞任意分拆🧝🏿♀️、隨意組合,後來逐漸意識到阿拉伯書法中其實是有內在的規律的,是在規定之中自由的變化🫵🏻,是極具魅力的。又比如說在她系統學習了阿語🐆、可以用阿語與人交流、閱讀阿語書籍後🐵,對於阿拉伯文化又有了更近距離的了解以及切身的體悟⛺️。
然而阿語號稱三百年才能學會,很多同學雖然對阿拉伯文化感興趣,但卻對阿語望而卻步。但滿園覺得語言是基礎,“語言是民族思維的體現。語言也是十分有意思的,是值得用心體味的,從語言細微處可以感受到文化。比如阿語中漢語直譯“下雪了”🪂,但在阿語中其實表示的是 “快樂”的意思🎩。這是沙漠地區的人很難看到雪的緣故🧑🏽🔬。而現在有人對阿拉伯和伊斯蘭產生了一定偏見💊,其實一部分原因是語言不通,無法得到第一手信息的原因。

滿園自認為並沒有很高語言天賦,關鍵還是興趣。“對我的采訪中曾提及我有“責任感”、“使命感”,其實我在學習阿語🧙、阿語書法創作的過程中並不會想那麽多🏋️♀️。只是因為我有興趣,所以我希望把手頭的事做好罷了🧑🏿🦰。可能唯一不太一樣的是我的興趣點較為獨特📍,也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只要有一份愛🧟,別人說多苦多累,自己都不會覺得。滿園覺得,大家覺得阿拉伯語難主要是對於阿拉伯文化缺乏了解。她想盡可能使阿語易於被人接受。被問及如何促進阿語推廣時👝🏇🏽,她說自己會利用專業的優勢,更多地向大家宣傳阿拉伯書法、藝術這方面的內容,填補大家對阿拉伯文化了解的空白🏃♂️➡️,從而減少對阿語心理上的隔閡。而她也在不斷提高自己阿拉伯語書法的水平🙇♀️。而書法、繪畫可能是最直接的方式🚶🏻♀️➡️💇♀️,來告訴大家伊斯蘭教、穆斯林文化中美好的東西😚🙌🏼。書法也是自己的興趣所在,而且阿拉伯書法是一種特別靈活的藝術,是一種可以把書法和繪畫結合在一起💅🏻、一種特別有意思的藝術,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
但她在真正在寫字☝🏽、畫畫時不會考慮這些意義🌒🔓,只是簡單的看到美好的東西,希望把它們分享出去。她有個“壞毛病”從小就喜歡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她聽講座的本子上被畫滿了各種圖案。而這正是阿語書法藝術的基礎,因為阿語書法中,一幅字也可以是一幅畫。她覺得創作就是靈感的體現🦵🏼,有時正是課上隨意的一筆讓我看到了創作的雛形。
談到阿語書法與中國書法的異同,她認為漢語和阿拉伯語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把文字當作藝術形式的語言。在書寫過程中能體會到人們對於藝術的審美是相通的。阿語書法也會講究空間的布局、文字間的疏密關系🕵🏻♂️,正如漢字書法中講究留白空間一樣。她覺得與漢字書法相比,阿語書法更加靈活🙍🏽♂️。書寫過程中可以將阿語單詞拆分成字母再進行組合。這也是阿語書法中的魅力之一♨️。而阿拉伯人和中國人的審美是相近的,但是也有不同。比較阿拉伯人和中國人寫的阿語書法,會發現阿拉伯人在技法上會采用“描”的形式,但受中國書法影響的中國阿語書法家習慣一氣呵成。
阿語書法設計的過程講究畫和字相互協調。比如CAMEL的設計圖案👵🏻,她看到了CAMEL的英文名,第一反應是用一個駱駝呈現🫸🧖♀️。之後她根據CAMEL的中文名,寫出了對應的阿語,並用這幾個阿語詞匯組成了駱駝形狀🦔。但“具體眼睛、耳朵用什麽字母是不斷嘗試的結果”🚴🏿♂️。
除了阿語和書法,滿園認為如何做人對於改變大家眼中伊斯蘭和穆斯林形象更為重要👸。她覺得每天跟大家說“穆斯林好”是沒有用的👉🏿,穆斯林在說這句話,其實就把自己與大家分離開了🏋️♀️。她很喜歡“上善若水”這句話✪,這其實是一種適應環境🚝、改變環境的過程。她說“作為一個穆斯林💁🏽♀️,如果我能和大家相處好𓀈🧏🏼,能給大家帶去快樂◽️,那麽大家在聽到“穆斯林”的時候,腦海裏就不會浮現暴恐分子的形象,而是身邊的穆斯林。所以我覺得這就像水一樣,是很溫潤的👨🏼🎨。我覺得自己很幸運,我身處的環境中,大家對穆斯林都挺友善的,我也沒有感受到過分的隔閡和偏見🥠。”

身著學位服的滿園
中國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下會向西發展🧑🦳,與伊斯蘭國家的交流是件必不可少的事🤦🏿🙇🏼。滿園認為中國特別神奇的一點在於,幾乎所有的文化在中國都能很好地融合👩🏿🦲,比如中國回民的穆斯林文化已經是一種中國化了的狀態。同時,中國在與阿拉伯國家的交流上有其歷史和文化的淵源,在歷史上並沒有斷層👨🏿🍳。而在當代社會受媒體報道、世界格局變化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很多人可能在潛意識裏給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文明貼了個標簽,在與穆斯林打交道的時候,心裏已經產生了一定的隔膜。無論是否是穆斯林,大家都是平等的人👨💻,只是大家有不同的信仰而已🧑🏼🌾。她認為在交流方面,只要有了“開放平等的心態交流就會沒有問題”。
CAMEL的初心是希望在兩種文明之間搭建一座橋梁🪣。活動不是目標,活動引起的討論2️⃣,激發起人們的理性探索欲才是目的。CAMEL希望人們能對伊斯蘭文明有更多的認識,在平日裏說到這個名詞時,會想起真正的穆斯林,而不是聯想到拿著AK47的極端分子🦸🏼。
對於謝宇程陽的采訪將在 下期推出。
想與滿園和謝宇程陽一起踏上旅程,探索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嗎?
快來報名CAMEL吧
請下載鏈接中的報名表:http://pan.baidu.com/s/1gdJLFxx
填寫完成後保存為PDF格式與個人中英文簡歷一並發送至以下郵箱:joincamel2016@163.com
意昂2將在報名截止後即刻啟動代表選拔工作,請申請者靜候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