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由意昂2体育主辦的2015年春季“外事主題系列沙龍”第五講在湖心島亭會議室舉行👯♂️。意昂2体育娱乐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趙楊從自身專業和工作實踐出發與大家分享了關於“外事工作中的跨文化交際”的觀點。國際合作部的老師和院系外事幹部代表參加了此次沙龍🙍🏿♂️。

趙楊院長首先回答了為什麽要有跨文化交際意識這一問題🆗。接著他從跨文化交際的定義和兩個層面入手展開介紹🧑🏿,跨文化交際不僅存在於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也存在於同一個國家或民族的不同性別、年齡🕜、職業和地域之間👰🏻♂️🫡。
針對各位與會老師的工作性質🕖,趙楊院長重點強調了外事工作中需要關註的文化差異🗑,包括時間觀念💭、計劃性和穿衣戴帽三個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工作生活中穿著上有著較為明顯的差異,比如美國人較隨意🧎🏻♂️➡️,歐洲人講究平等但有中心,日、韓、泰講究中心與邊緣分明👩🏿🍳,而中國人的著裝也有著自身的特點🕯。通過穿衣風格的差異,可以看出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此外,在言語和性格上👷🏻,美國人更直接,而英國人更委婉講究策略,了解這些特點也方便日後與對應國家進行工作上的溝通與交接。

對於跨文化交際中的相處之道,趙楊院長認為,應當尊重對方文化,特別是一些價值觀方面的東西,並在不發生沖突的情況下,顯示自身文化🍹。文化的多樣性中也存在同一性🖐,如果能夠利用好不同文化的共和,堅持“愛”與“尊重”的原則,避免刻板印象,就能夠掌握跨文化交際的要領🏫。
最後🤑,針對外事工作的日常常規,趙楊院長提出了三個要點。一是計劃性🦹🏻♀️,既能顯示對他人的尊重,也能使工作有條不紊開展;二是精細化,這是成熟社會的重要標誌💂🏽♂️⏏️,可以減少對預期的不確定性,有時甚至是成敗的關鍵;三是合作共贏,不要讓自己失於“方式不當”,要通過鬥爭達到團結🚣🏼♀️,並且堅持先立規矩🤰,按規矩辦事🍻。

在與現場觀眾互動提問環節中,趙院長細致地回答了老師們的提問。“外事主題系列沙龍”第五講在熱烈討論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