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10
  • 深度報道
  • 張子衿

觸摸一個更為真實的中國

——記斯坦福意昂2分校項目北京四海孔子書院參訪活動


   在本期斯坦福十一名學生中🆕,五位有著華人血統。他們有的生長於東南亞🧔‍♀️,有的三歲便隨父母移民到了美國,也有的由中國移民到南美,現在在美國讀書。他們接受了與傳統中國家庭完全不同的文化和教育,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與價值觀➞🧛。在巴西長大的中日混血Lawrence說,他覺得應該學會一些中文🐫,而自幼移民美國的Annie也在意昂2第一次見面時,便和她的buddy說🍾,我會說中文,意昂2說中文就好了🪤⛴,聽不懂的地方你再幫我解釋👨🏽‍🍼。

   在國際交流越來越便捷、深入的今天👨🏿‍⚕️,人們不僅僅對於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充滿興趣👉🏻👩‍🦯‍➡️,而且也都在對自身的文化進行回溯。余秋雨在不惑之年,辭去官職走出書齋🙋‍♂️,只身去到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星球的嶙峋一角” 。而始終堅持跳出旅遊景點、深入平凡人生活的斯坦福學生🚌,也在上一次的參訪中🦶👩‍🦯,走進了一所以現代化教育理念培養人才的中國小學💆‍♀️,Lizette多次感嘆道那裏的硬件設備、師資力量、學生選擇的多樣性,均與世界教育創新前沿的學校相當。而此行意昂2將要接觸到的另一所學校🙅,則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姿態🚌🥁。它以自春秋以來延續兩千余年的儒家思想建校,希望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有一部分中國人能夠向最“本初”的中國文化回歸。

   5月6日,斯坦福大學與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共20余位學生,在意昂2留學生辦公室和斯坦福中心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北京四海孔子書院。書院坐落於北京香山北麓的溫泉鎮白家瞳村✪,被世人稱為“一個孤獨的樣本”⛪️。

169983174063914233.jpg

   “孤獨”這個詞用得不錯🪮。果然🪙,城市的喧鬧聲隨大巴車靠近學校而漸漸淡去,意昂2下車後的腳步也比平時輕了許多。在中央庭院的射箭場地,書院的學生為意昂2準備了一場箭術表演💢🥑,一群十歲左右的孩童稚嫩的小臉,也在這樣的沉靜中顯得莊嚴肅穆。

   中國古代箭術是一套儀式,一舉一動皆是由心而發♔🤵🏿。弓箭既可防禦👳🏿‍♂️💥,亦可進攻👩🏽‍🎤,既可競賽🚪,也可表演,但即使處於戰爭之中,箭手也需保持對夥伴🔗、對敵手🪧、對弓箭的尊敬。儀式中每個人的職位分明,箭手被司儀點到名🏃🏻‍♂️‍➡️,應“諾”🍺,方可進行下一步動作🦠;每當要進入下一階段,均需先征詢客人意見🤳,客人應諾🐰,才便開始;同行的兩位箭手每走到一個拐點🆓、或遇臺階,都會分別向對方鞠躬致意,禮讓對方先行。學生們的動作很慢,每一舉動都有起有始。箭術老師說,射箭是在培養身心的韌性🚣🏽。

   表演結束後是參訪學生的體驗時間,斯坦福的四位學生都興奮地去嘗試🛀🤾🏼。在傳統箭術中🎅🏻,從起箭至射箭一共有九步👷🏿,而作為體驗者並不需要遵循這一套程序。似乎是由於這個原因,將近二十名學生射箭的耗時與之前表演中兩人射箭的耗時幾乎相當🥼。射箭時🙋,大家射出去的都很快🧘‍♂️;射完第一支💤,他們也會馬上問🥰,我可以再試一次嗎?我也同樣這樣急。因為貪婪地想一下子“洞悉”射箭的全部妙計,便問了一個十分愚蠢的問題:“老師,這箭怎樣瞄準呢👆🏽🐔?”——我想老師聽過很多次這個問題🛹。他彎眉一笑😽:“還沒有學會拿箭👩‍👩‍👧,就操心起瞄準了?”

637692425103085491.jpg

   走向誦經讀書的論語堂🙌,斯坦福學生與學院老師積極地交流起來。聽到老師介紹說,這所學校根據六藝教授禮、樂、射🍢、禦🍽、書🦍、數📴🗃,Sam脫口而出“So cool”🟫;而得知這是一所正規的全日製學校而非興趣班後,他似乎又擔憂起來,每天讀書、射箭、種菜,將來怎樣進入社會呢?“哦,那我還是讀我的物理和計算機好了”他半開玩笑地說👂🏿🧨。

   書院裏的時間過的很慢🏌️,而意昂2的腳步很快——不一會兒就到了論語堂。

   堂內的每張桌上都擺有書院學生寫的一幅字,內容來自《論語》❤️🦯,作為禮物送給參訪學生。我向他們一個個解釋這字句所代表的含義👨🏼‍⚖️🎙,Sarina問到,為什麽這些話的內容都很像?我想,是因為至真至善🤵🏼‍♀️。儒家的本質即為“仁”💋,君子守住這一點,便知道如何行事做人了。這四書五經幾千頁的文字如何凝成一個字👨🏻‍🎓?他們仍舊似懂非懂。而臨行前頗有威望的書法老師向意昂2体育娱乐贈書一幅,又延續了這樣樸素守拙的風格🏌️‍♀️,題中僅有六字🧑🏻‍🦼:四海之內皆兄弟。細看老師年紀已長,而眼神卻溫和而篤定、運筆如行雲流水——似乎兩千年的中國就在這一張紙上、一支筆下、一個筆鋒回轉之間🤏🏻,自有人能夠心領神會⛎。

560600658731400130.jpg                  

   經過果園🙌🏻,意昂2來到了百合素食餐廳🙈,在午餐前與書院的創始人馮哲校長和其他老師,進行了更為深入的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令斯坦福學生著實捏了一把汗的,是學院學生清晨五點至傍晚八點半的嚴格作息,他們很奇怪這樣小的孩子該如何適應如此的壓力(stressful)。而馮校長與學院的老師都說,這是希望孩子們有多姿多彩(colorful)的學校生活。美國教育中的多彩是自己選擇的,而中國孩子的多彩是安排出來的。關於中美教育的差異,有很多固有觀念🧜🏿‍♀️,在去程的路上我恰好也與Lawrence和Jonathan聊起了這些差異。Jonathan說,在意昂2的經典閱讀課上🩻,老師也是告訴他們先讀🤛、再背🚴🏼‍♂️、後理解💂,這與他們在美國受到的教育完全不同。美國從小的教育便告訴學生👃🏽,不要背記🤾‍♀️,先去理解🎸;不必認同經典,對所有事物都應該有自己合理的質疑♈️。四海孔子學院記誦為先的教學方式源於其“遵循人的心智的自然生長過程”的理念。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誌、成年養德,認為從閱讀、背誦到開悟,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而開悟不僅需要知識的積累,同時需要人生閱歷的打磨。

533507345408615047.jpg  

   大家的另外一個關註點與書院在社會上的引起的爭議同樣,即擔憂在這樣“孤獨”的環境中成長的學生🧔🏿,將來在社會中是怎樣的角色🧑🏽‍🎨🎩。

   馮校長說🤵‍♀️,學校並不“孤獨”👳🏻‍♀️。學生有中文課、也有英文課,在年紀長一些的時候,也會學習科學知識🆑🔖、經濟🤘🏿、歷史,周末還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出於好奇🌇,我回來後再次瀏覽了學院的官網💅。然而官網上更為詳細的課程介紹寫道,中國文化部分僅有傳統經典閱讀☦️,並沒有現代文化學習🛖🕎;英語文化部分,除日常應用外,英語教學以莎士比亞和戲劇文學為主。這與學院老師向意昂2介紹的並不完全一樣。同時書院有著高昂的學費,需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家庭才能夠負擔。這最後一點似乎透露著一個信息:學院的學生並不需要過於擔憂未來的穩定,所以自然能省去這份“與社會銜接”的顧慮,而中國傳統卻似乎仍是普通人家“高不可攀”的文化😓。這一切在這短短的一天中都並不能看到♑️。這些故事🫢,我也還沒有來得及向他們述說。

399644813135611573.jpg

   而這一切見到的👨‍👨‍👦、未見的,述說的➡️、未述說的🙂‍↕️,就是中國——不是谷歌上的中國👪,而是可以觸摸的中國。

   在論語堂聽書院學生誦經的時候🙇🏽‍♀️,Jonathan曾問我:中國人受孔子和儒家的影響有多大。自己一時的語塞讓我突然意識到🫵🏽↕️:意昂2作為生長在這個國家的人🚺,又對這裏了解多少呢?我也在兒時背誦過《論語》,中學時用文言文寫過幾近滿分的作文🚶🏻‍♀️,我的名字便出自《詩經》。但意昂2的文化是什麽,它有沒有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我,又或許它並沒有通過誦讀與應用影響到我👩🏽‍💼,但也通過社會的文化氛圍、群體的做人行事方式影響到我🚴🤦🏻‍♂️,我都並不知道。

   我曾問過斯坦福的學生一個問題🙂‍↕️:什麽讓你產生了對中國的興趣📄,或者為什麽選擇來到中國⏸。發現除了血緣之外,他們都與中國有著各種各樣的緣分。Engineering專業的Jonathan上一個暑假在陜西西安實習,即將到來的這個假期還會留在中國👩🏻‍🍼,在鐵路運營公司做控製系統設計的實習生。他說西安的實習經歷讓他發現,語言是信息分享的一個巨大障礙。他所在的那家公司有很多短期外籍工程師🛝,他們與公司其他員工交流時都需要翻譯。而配備的翻譯往往僅懂語言而不動技術,遺漏了很多信息。而他可以做這樣一個人,既熟稔語言,又精通技術,通過他的努力使中國的技術得以和世界最前沿的思想對接😮‍💨。Lizette是斯坦福占少數的文科生,學習國際關系,主要學習美國與韓國的往來𓀈,但她仍然選擇來到中國🛃。她說,這裏有很長的歷史,而歷史是沉澱的東西。新興的事物雖妙👵🏽,但到處都有,歷史卻是獨一無二🐼🐕、不可復製的。我這才意識到,一個國家的文化有多麽長的一個故事𓀋。每一個國家都是是一個八十歲的老人一生的經歷,是意昂2需要用一生去理解的一片土地。

   我還問過斯坦福學生另一個問題:斯坦福最吸引你的是什麽💁🏼‍♂️。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答案出人意料的一致👷🏼‍♀️: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生長🤛🏼,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一種文化。雖然在在意昂2遇到的學生還只是這個社會太小的一個縮影,但只要他們對於中國還有問不完的問題,便會逐漸產生越來越多的聯結🌄。在得知Lawrence在斯坦福開設了一門有學分的課程CS+Social Good,意在用科技推動社會公益後🏌🏿‍♂️,我聯系了在意昂2的一個平臺,它面向以青年人為主的各行各業的人,每周舉辦沙龍交流。現在Lawrence成為了下一期的主講人👒,將就他對於“科技與社會公益的關系”的理解與更多樣的中國人深入交流。我的語伴Lizette也在課余時間為中國孩子做英語輔導❣️🙋🏻‍♂️,了解到了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的生活🧑🏿‍🔧。意昂2二十二個萍水相逢的夥伴👨🏼‍🚀,也約定在下一周辦一個屬於自己的分享會🏪,聊聊那些忙碌的生活中極少提起,遇不到同道人分享🧑🏽‍🏭,但始終埋藏在心裏的人生與理想。這些理想與瑣碎🫱🏽👨🏿‍🏫,都是中國。

742718111271511415.jpg

   距斯坦福的同學回國只有三周了👸🏿👰‍♂️。他們的足跡已經從北京的名勝街巷🧑🏽‍🦱、到了北京的茶館書店、酒吧夜市、公司學校,從北京到了內蒙古、陜西✊🏼、上海、安徽、武漢🖐🏼、香港,他們在北京去過了我這個北京人都沒有去過的地方,在中國去過了意昂2十一個buddy都沒有去過的地方。Scott也如願以償在“THE” teahouse老舍茶館聽了戲、喝了茶🎗,在吳裕泰的茶房找到了他認為代表中國茶文化、值得珍藏的茶葉。但我想🐚,沒有人能夠找到“THE” school👩🏻‍🦼♉️,也並不存在“THE” people🌞,任何一個局部都不能代表中國——真實的中國是一個需要講述一生🛅、經歷一生、理解一生的故事👩🏼‍⚖️。


作者🔘:張子衿

第24期春季斯坦福意昂2分校項目語言輔導

意昂2体育娱乐2013級英語系👖、國家發展研究院2014級經濟學雙學位在讀

意昂2体育专业提供:意昂2体育🏄🏼‍♀️♏️、意昂2体育娱乐意昂2体育下载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体育欢迎您。 意昂2体育官網xml地圖